1.患病率
随着社会的发展,饮食结构的改变,痛风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。
2.年龄与性别
调查表明,痛风是一种以男性患病为主的疾病。有关研究认为,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46.89周岁(14-83周岁,血尿酸>420umol/L),女性为45.05周岁(21~80周岁,血尿酸>360 umol/L)。
3.家族与遗传
临床研究发现,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,但是所占比例不同。
4.肥胖与饮酒
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痛风组BMI、腰臀比、收缩压、舒张压、TG、TC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。
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,痛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的饮酒量明显高于一般人群,饮酒是其重要危险因素。
5.高海拔与痛风
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群,容易伴发红细胞增多症、蛋白尿及高尿酸血症。有研究显示,在高原缺氧地区,痛风的患病率比较高,这是因为高山缺氧使红细胞增多,导致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,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。此外,缺氧使血中乳酸增多,抑制尿酸排泄和促使尿酸在组织中沉积。这表明地理环境确实可以影响痛风的发病率。
6.种族与地域
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因种族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。虽然痛风可见于世界各地,但是黑种人患病率高于白种人;亚洲的日本和中国台湾省患病率上升较快,欧美地区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%~18%。
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较高,可能与其生活水平高,经常食用海产品和高蛋白食品较多有关。这些均充分说明痛风的发生与地域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。
痛风常护理
1、在日常生活中,痛风患者需要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,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规划,并且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。早睡早起,避免出现熬夜和受凉的情况。
2、同时因为在治疗痛风的时候,还会伴有出现其他疾病的现象,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,需要定期保持检查,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,及时接受治疗。
3、每日适当的锻炼,避免患者出现过度的肥胖,若患者本身体重肥胖,则应该控制饮食,减轻体重。